为畅通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转化通道,以“走在前、勇争先"的奋进姿态,推动节庆赋能我市高质量发展,2月18日至20日,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特邀知名节庆专家、国际节事与旅游协作体主席、原北京大学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峰,中国节庆全国交流大会办公室主任徐庆庆一行来济宁调研,围绕节庆活动转型升级、文旅融合创新、区域品牌打造等主题“把脉开方”,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能。
“节庆赋能高质量发展”调研组先后赴尼山圣境、邹城孟苑、鱼台闵子祠、嘉祥曾庙及汶上文庙等地实地调研,深入挖掘济宁节庆资源禀赋。在尼山圣境,调研组指出“国际孔子文化节要以文化内核为根基,全面创新表现形式,不断增强吸引力”。在邹城孟苑,调研组与母亲文化节负责同志展开座谈,提出“强化孟母核心IP形象,借助国际孔子文化节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全面提升‘母亲文化节’举办层级水平。”在鱼台龙虾科普馆,调研组建议“要以生态龙虾的差异化打开市场,做好游客分析拓展市场,立足本土环境优势提升市场”。此外,调研组还实地调研任城区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、汶上南旺大运河分水枢纽工程遗址、儒韵中都文化旅游节举办场地等场所,提出“充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、聚力济宁‘运河之都’品牌传播”等新思路,促进我市儒运文化融合发展。
2月19日,“节庆赋能高质量发展座谈会”在省运会指挥中心召开,邓峰主任进行主旨发言。邓峰立足“新时代区域节庆”理论,深刻分析我国节庆活动的特点,并围绕节庆活动的“进程”和“结构”,重点针对国际孔子文化节转型升级明确“四个面向”的实施路径:一是面向国际,充分挖掘儒家文化内涵,策划国际性活动,通过寻求全人类共同价值,推动中国智慧走向世界;二是面向本土,在节庆活动中增加更多济宁元素、济宁色彩,充分彰显济宁独有文化标识;三是面向百姓,明确节庆主体、为谁办节的核心问题,文旅局参与策划设计更多群众性活动,提升群众参与节庆的幸福感和获得感;四是面向市场,真正把文化节做成产品,推向市场助力文旅消费,让游客通过节庆活动在本土实现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全链条消费。
座谈会上,正式聘任邓峰担任“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(济宁市孔子文化节事务中心、济宁市大运河文化?;ぶ行模┕宋?rdquo;,为促进济宁节会品牌发展、推动济宁“两创”生动实践注入智力支持。座谈会还邀请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旅局及有关县市区同志参会,并就节会活动如何吸引青年群体广泛参与、节会活动如何带动旅游市场、县域节庆如何借助国际孔子文化节壮大发展等问题,与邓峰现场讨论交流。
此次调研活动是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践行“四个一流”工作要求,运用节庆赋能高质量发展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突破的重要举措。下步,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,紧扣绿色低碳发展主线,在全面提升我市重大活动举办水平上下功夫,在促进区域节庆联动和文旅融合发展上出实招,在品牌国际化、活动精品化、机制市场化、传播全球化上求突破,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,为文化强市建设贡献中心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