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7月1日至2日,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了“2023尼山新儒学论坛暨尼山会讲”。来自香港中文大学、首尔国立大学、韩国外国语大学、成均馆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四川师范大学、华侨大学、天津工业大学、曲阜师范大学等16所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携青年硕博士齐聚尼山脚下。本次会讲的主题为“儒家心性论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开新”。
会讲开始前,首尔国立大学教授、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郭沂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。他表示,儒学的复兴要寄希望于儒家学说在当代的创新发展。心性论不仅仅是儒家学说的根柢与核心,也是各家理论开新的着眼点,心性论仍然可以成为当代新儒学各种学说理论的共同基础。因此,考察儒家心性论的历史,展望儒学开新的未来,乃儒学复兴大业的当务之急。
据悉,本次论坛共分八场会讲和九场青年学者论坛?;峤仓饕芍д叻⒀?,青年学者论坛主要由在读博士参与。
第一场会讲由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主持,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主讲《由“外王”而“内圣”的开新途径:关联“共同体”与“心性主体”起论》(播放视频),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主讲《儒学发展一主一辅两条线索概览》。第二场会讲由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主持,四川大学李景林教授主讲《儒学心性论之我见》,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主讲《“性”概念的生成及其相关问题》。
第三场会讲由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主持,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主讲《先秦儒道性论研究的两重框架》,郭沂教授主讲《先秦人性论的发轫与流变》。第四场由曲阜师范大学杨春梅教授主持,梁涛教授主讲《郭店简<成之闻之>圣人之性章新释——兼论早期儒家的意志自由问题》,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主讲《孟子性善论的五重维度》。
第五场会讲由丁四新教授主持,曲阜师范大学王钧林教授主讲《儒学心性论存在的问题》,黄玉顺教授主讲《儒学“心性”概念的哲学本质及其当代转化——蒙培元“中国心性论”述评》。第六场会讲由华侨大学杨少涵教授主持,杨春梅教授主讲《荀子性恶论疏证》,天津工业大学王红霞副教授主讲《论早期儒家尚勇精神与心性说的关系》。
第七场由杨泽波教授主持,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主讲《道德实在论:王阳明的心学论证》,欧阳祯人教授主讲《论邓定宇良知之学的<易><庸>导向》。第八场会讲由黄勇教授主持,杨少涵教授主讲《虚心即是心性——“横渠纲领”的现象学疏释》,韩国外国语大学洪性敏教授主讲《从内心向社会——戴震对于中和论的新阐释》。
在会讲阶段,学者们秉持学术立场,展开了针锋相对地思想交锋与观点碰撞,这种氛围直接感染了在场的青年硕博士。在学者们的鼓励下,在场的青年硕博士也纷纷加入激烈的讨论中,令会场的学术氛围更加热烈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在7月1日至2日每天晚间的青年学者论坛中,学者们不辞辛苦,积极地参与主持与点评,令青年硕博士们直接受益。
据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郭沂教授介绍,本次论坛的热烈氛围是会议组委会没有想到的,能收获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的诸多好评也是意料之外的,但同时这也给了主办方更多的理由和信心将明年的“尼山新儒学论坛暨尼山会讲”办得更好。同时,郭沂教授表示,在接下来的筹划工作中,将会吸取与会专家的建议,在保持提升专家会讲水平的同时,更加重视对与会硕博士的关注,积极做好青年学者论坛的筹划和安排。
文章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